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重镇的株洲,建设自己城市的轨道交通,呼声越来越迫切。
事实上,在我国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中,株洲也已迎来时机。规划的轨道交通1号线,经过即将重建的株洲站,株洲拟利用站改工程契机,同步完成轨交线跨铁路通道的建设。须谨慎对待的是:株洲究竟该采用何种轨道制式?
株洲需要城市轨道交通吗?
在轨道交通兴建热潮中,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镇的株洲,似乎也迎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信号。2015年,省级层面密集调研长株潭交通一体化建设,并要求株洲、湘潭在各自主城区加紧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串起长株潭城铁与市内主要交通站点,以更好地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集聚辐射作用。
株洲也亟须轨道交通来缓解日益严重的市内拥堵。《株洲市2015年交通年度报告》显示,城区机动车近年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达22万多辆,相当于每5人拥有一台车。这给城市交通带来全新挑战。
在本土规划业界人士看来,株洲中心城区传统的地面交通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供应的需求。从发展趋势上看,未来交通拥堵还将持续突显。建立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成了缓解城市拥堵的必由路径。
拟率先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
株洲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几年前就已启动。2014年出炉的《株洲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给出了4条规划线路的最初版本。线网规划后续又经过几次调整。去年12月召开的轨道交通项目讨论会,给出了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最新版本。
新版规划对上版轨道线网方案进行了优化。线网呈中心放射形态,规划线路4条,线路总里程138.4公里,设计车站130座,其中换乘站12座。线网还分别预留了2条与长沙和湘潭轨道交通衔接的城际快线通道。
根据上述讨论会部署,株洲将率先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及其支线。1号线初步规划主线长22.1公里,设站24个;1号线支线为向阳广场至城铁田心东站,线路长6.5公里,设站6座。
哪种轨道制式更适合株洲?
株洲轨道交通1号线走向基本敲定,但线路采用何种轨道交通制式,却是一个更须谨慎研究的决策。
冯爱军指出,轨道交通系统具备多层次属性,各个城市可根据自身地貌及人口分布等特征,选取适用性最强的轨交形式,使之与城市和产业协同发展。
部分专家认为,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大规模修建地铁不现实。地铁运量大、效率高,但投资大、后期运营费用高,建设周期长。保守估算,建设成本6到10亿元每公里,年运营成本1300万元到1700万元每公里。
在一份由中车株机主导的《株洲跨坐式单轨示范线方案》中,中车株机也不主张株洲轨道交通采用地铁制式。其认为,地铁制式运量大(3万人到6万人每小时),株洲客流还无法达到这一规模,因此近期实施难度大。
市规划部门和中车株机方面均认为,跨坐式单轨运量满足株洲的实际需求,线路适应性好、建设周期短,建设成本低,且审批流程相对地铁简单,综合下来,性价比较高,建议株洲大运量轨道交通中心城区采用跨座式单轨。
据知情人士透露,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在多个国家均有应用,我国长客股份、浦镇公司、四方股份、比亚迪等国内企业都已纷纷瞄准该市场。中车株机也已看到此种趋势,现正在研发跨坐式单轨,样车或将在年内下线。
轨道交通线如何利好株洲?
据城建业内观点,从香港新市镇建设经验来看,轨道交通线可把每个片区快捷化连接,进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城市品位提升。株洲处于我省人口流入的重点区域——长株潭地区,建成轨道交通线,无疑将增强吸聚力,扩大建成区规模,进而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交通引领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线的建设,让沿线片区迎来开发机遇。长沙轨道交通建设就是一个例子。该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遵循“老城区,车跟人走;新城区,人跟车走”原则。星沙开元大道、梅溪湖、洋湖等片区,原本为城区边沿地带,因地铁建设利好,如今都成了开发商争抢的热土。
在稳增长仍需投资主打的国内经济形势下,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势必能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发力点。株洲主城区建设轨道交通线,相关专家作出利好解读:轨道交通产业示范效应不可小觑,有助于形成新一轮产业拉动。
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介绍,当前正在加紧确定轨道交通1号线制式。该轨道线规划经过株洲站,计划利用株洲站改造契机,同步完成轨道交通1号线跨铁路通道的建设。“如果确定实施跨座式单轨的话,工期不会很长,我们希望能在2020年前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