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0日的广州市政府部门定期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陈浩钿透露,广州将加快国资在轨道交通产业上的布局,广州国资委将支持广州地铁集团发挥国企引领作用,打通本地轨道交通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广州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一有需求、二有技术。”陈浩钿补充说,广州国资委正跟踪筹划,将推进改革和资源整合,预计一两年内会有新的突破。
近年来,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轨道交通产业被广州屡屡提及,被认为是该市“四梁八柱”的制造业支撑体系的重要构成。按照《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该市谋划轨道交通产业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400亿元,2025年达1600亿元,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成研发基地。
而早前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一共有58个城市获得城轨交通建设项目批复,规划线路总投资37018.4亿元。
瞄准轨道交通产业
广州将加快国资在轨道交通产业上的布局。上述发布会透露,目前,广州国资委正通过多种渠道整合资源,重点将大力支持广州地铁集团发挥国企引领作用,通过打通本地轨道交通产业链,推动全市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为何“看中”轨道交通产业?一大原因是广州具备一定产业基础。陈浩钿认为,广州在自身地铁建设过程中积累下丰富的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经验,包括通过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不断实现关键技术和产品国产化和突破。
比如,广州海瑞克公司就是国内少数具备生产国际一流水平盾构机的能力的企业,曾生产出国内最大盾构机;中国轨道交通行业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在去年落户广州。
另外,广州花都和番禺两地还布局有中国中车的两大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检测检修高端产业基地,使得广州拥有上规模的整车产能。同时,一批本土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也在逐步崛起发展,并深度参与到产业链中,如在屏蔽门、通信和综合监控等技术上领先的广州佳都新太。
目前,广州已拥有涵盖盾构机、车厢、牵引机车、通讯、电气等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的一批龙头企业。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仁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起步和对接国外都较早,因此技术和管理上均有不少积累,整体上具备一定的综合优势,但距离真正的产业集群,仍需进一步整合提升,找准切口。
广州认为,国企能够在其中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陈浩钿说,广州地铁集团正成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新标杆,相信能牵头将本地轨道交通产业链打通、串联起来。广州国资委将推进改革和资源整合支持,预计一两年内会有新突破。
近年,广州国资委力推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加速资源向重点行业、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团队集中,希望推动形成一批规模上百亿上千亿的产业集群。
陈浩钿也表示,目前,广州国资企业相当部分是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战略性新兴产业比较弱,“要继续把文章做优”。
广证恒生分析师苏培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资历来是轨道交通产业主力,因此国资牵头推动产业链整合也更具优势。此外,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之一就是先进制造业,广州国资加速布局轨道交通产业也是应有之意。
培育新支柱产业
技术基础之余,广州国资“看上”轨道交通产业的另一个考量是市场。陈浩钿说,随着国内不断有大城市开建轨道交通,现在有着非常庞大的市场。
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指出,从当前国内城市化发展速度、人口情况来看,结合国际经验,我国未来轨道交通建设空间很大。
据了解,多家机构认为,“十三五”将迎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高峰。东北证券的一份研报就预测,“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地铁里程将达到3000-4000公里,算上多种城轨制式,总投资约为2.5万亿-3.2万亿元。
对于广州来说,面对如此诱人市场需求,筹谋在轨道交通业进行突破也就在情理之中。事实上,近年来,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轨道交通产业被广州屡屡提及。
比如,《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布局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被列为该市未来新的支柱产业,也是该市希望构建的“四梁八柱”制造业支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轨道交通亦为重点领域,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400亿元,到2025年达1600亿元,培育一批轨道交通装备系统集成商、智慧运营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成研发基地。
事实上,早在2014年,广州市政府就曾提出要将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以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部件配件维修的全价值链发展的新支柱产业。
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近年来,广州国企在制造业方面不断在努力,但从现实来看,确实还没能推动形成一个能媲美汽车、石化和电子信息传统三大支柱产业相当的产业,因此仍然在探索。
“广州仍有大规模发展制造业的必要。”陈鸿宇认为,转型升级一方面在旧动能的优化提升,保持活力,另一方面在新动能的培育,后者或许面临着更长的时间周期,需要政府花费更大的力气去推动,并且伴随着诸多不确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还有观点认为,当前,仅珠三角就有多市提出要重点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未来恐陷入一场激烈的产业竞争。对此,马仁洪认为,竞争力将取决于技术能力,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这就提醒广州应在科研上下功夫,比如在进行产业链整合时,是不是就得有所考虑和侧重?”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离不开政府政策和相关资源的投入和推动,但是更应该遵循市场化规律和机制。”马仁洪说。
上一篇: 中车长客签下洛杉矶地铁6.47亿美元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