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
一位业内为人熟知的资深专家;
一位带领中国高铁科技走自主创新之路的领军者;
一位“茅以升铁道科技奖”获得者;
一位入选美国“科学与工程名人录”和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的科学家;
一位为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奠定基础的铺路人;
一位行为举止朴实无华的教书匠。
他就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贾利民。
在组织”2016年轨道交通设备检测与检修技术论坛“期间,有幸与贾老师相识,他盛赞我们举办的活动是行业非常需要的交流平台,是一件对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功德无量”的事。他欣然接受邀请出任第二届大会主席并大力支持组织工作。他写下那句”汇智、聚力、共义,为初心”至今成为鼓励我们办好活动最大的动力。
接触中我形成了对贾利民更多的认识: 他青年离乡求学上海,至今仍对出生地新疆深情眷恋;他为士为学20载,虽经坎坷却不坠上下求索志;他不惑之年选择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他半生投身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探索和研究,终成大家。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深得尊敬。”正心诚意为人、格物致知为学、修齐治平为事“则是贾老师为人、为学、为事的风格和节操。让我们藉由这次采访,走近贾利民和他的学术理想。
“新疆情结一直在我心里”
2016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他对中国高铁的发展颇为关注。贾利民作为专家代表在向总书记汇报时,用了4句话概括我国高铁的成就:“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我们没有盲点;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有胜算;支撑国家战略,我们有把握;引领创新发展,我们有信心!”
这条新闻在网络、电视上播出后,他的底气十足、干脆利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以后,贾利民人气爆棚,不仅“红”遍了圈内,还“火”遍了全国。
其实行业内的人都很熟悉他,时年不到50岁的贾利民就先后担任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高速列车‘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首席教授、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担负起了参与引导一个东方大国高铁自主创新研究方向的重任。荣获由科技部、中科院、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授予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称号是对他在高铁科技创新取得成就的充分认可。
与贾老师的几次交流中,我发现他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人。他出生在兵团十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驻地北屯,小时候仅有的两次回老家探亲的经历让他迷恋上了火车。17岁参加高考填报的志愿全是铁路院校,那时候他的愿望是能把铁路修到自己的家乡去。
现在,30多年过去了。用贾利民自己的话说,这种“新疆情结”“一直在他心里。30年很漫长,有的人变了很多,有的人不变初心。贾利民是后者,兵团精神始终是他的信仰之根。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已经把那份“新疆情结”,放在了自己的“铁路梦”里。
“我愿意做一个创造知识,
传播知识的人”
古语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30年里,贾利民持之以恒,学术研究上收获颇丰。他是国内外最早提出智能控制中知识表达的普适性问题的学者之一,并建立了最早的普适表达方法,在铁路智能自动化及智能控制方面有诸多项创新性贡献;他创立并形成了“铁路智能自动化及智能控制”学科领域,培养了我国第一批该领域的包括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在内的高级技术人才;他提出的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架构一直积极影响着铁路信息化的进程。“为学在严,为人在正”,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做学问。他的治学风格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自1983年参加科研工作以来,贾利民组织、主持、参与和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百项;其中主持30余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0余项;出版专著16部,高等学校教材5部,独自或与学生合作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被SCI/EI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200余篇次。
他立论行文,教书育人的中心思想只有一条:“我愿意做一个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人,竭尽全力为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儿。”
“实现轨道交通智能化
一直是我的学术和技术理想“
中国的轨道交通早已走出了没有自主技术的困境,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仍在路上,仍是进行时。
作为国内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理念、架构和技术体系最早勾画和实践者,贾利民深知智能化对轨道交通行业的意义和使命是什么,他选择了铭记这份使命。铭记使命,是为了行业能够健康发展。在采访中,他反复用“健康管理”一词描述了他心中的轨道交通智能化的运营维护和管理。“实现轨道交通的健康管理,首先要清楚运维的使命是什么?”对于轨道交通的健康管理理论,贾利民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了“健康管理”的含义。广义上讲,健康管理是一个理念,更是一种哲学。这是一个我们要如何看待、如何运用、如何维护用以产生价值的资产的哲学问题。
所谓健康管理,资产拥有者的使命和目标决定了运营模式。不同的使命目标下就会有不同的运营管理实现策略。要实现健康管理,贾利民将其核心技术链梳理为检测监测、状态感知、数据挖掘、缺陷辨识、劣化评估、诊断预警、运维响应、运维决策、应急响应、资源配置、能力恢复等。简单地说,首先要知道资产处于什么状态,当设备出现非预期功能的状态或性能劣化时,有能力让它恢复到预期功能或预期性能。这就是运维的使命。
轨道交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贾利民一直坚持研究并被业界公认有独到见解的领域。“在这方面,我们整个行业目前都缺乏足够的思考。实现轨道交通智能化一直是我的学术和技术理想,所以我一路坚持下来。希望能把这套理论做成体系,并用这套体系真正支撑国家和行业的需求。"
“安全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时刻悬在运维人的头上”
随着各地建设地铁力度加大,运营安全成为热词,但这个“安全”更多的是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然而,对大多数地铁运维人来说,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很少,所以”健康管理”依然是陌生词语。贾利民高声呼吁、大力倡导的智能化运维,讲的是行业面临的切切实实的真问题、痛问题,在轨道交通领域不失为必经的健康管理启蒙。
“地铁运维部门面临的安全压力大,成本压力大,由于安全和成本压力大造成整体经营压力大。安全始终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地铁运营者的脑袋上。而智能化运维和安全保障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安全保障和智能化运维所需要感知的资产状态是一致的。只不过在预警的阈值或形成机制上有所区别。智能化运维的底线是保安全、上线是降成本,目标是高品质服务,这就是智能运维的意义。”
“智能化运维是一件大事,
也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事情。”
日本、德国等轨道交通较发达的国家对核心资产、核心装备、核心零部件已经基本实现了预测性维修,正在逐步取消计划修这种模式。传感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计算智能技术已经提供了实现智能运维技术链各单元技术和集成运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这些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足以支撑维修模式变革转型的程度。
贾利民坚持不懈地将铁路需求导向的智能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铁路运输自动化中的难点问题,并取得了一大批理论成果,为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在铁路自动化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实现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十二五期间,贾利民主导和组织实施的“高铁基础设施与服役状态检测与运维支持”等项目的科研课题,目前高铁系统就有多套检测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目前大多以预防性维修方式为主。无论是计划修或者故障修,都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测性维修的水平,仍然处于响应式运维的阶段,智能化运维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的仍然不成体系。国家科技计划从”十一五”开始,在“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在“十三五”计划中均把支撑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保持和全局效能提升的智能运维相关技术创新作为支持的重点,也形成了一批中国自主并具有普适意义的成果。但以健康管理为目的的智能运维技术体系化的运用,并促成我国轨道交通运维模式的变革,则处于刚刚启动的阶段。
“目前是从响应(被动)式运维向主动式运维变革的关键点,这是一件大事,也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事情。”
“没有体系化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工作,要想实现智能运维,并实现真正意义的高安全、高效能、低成本的健康管理是不可能的。”
正是贾利民自身的专业素养,加上多年的工作历练,使得他成为智能化运维领域的行家里手,使得他有能力也有魄力,走在开创中国轨道交通健康管理理念的最前列。他布道,他倡导,他实践。
他主持完成了城轨列车在途服役状态感知、故障诊断与预警、大容量车地数据传输、安全隐患挖掘、运维策略优化等关键技术的科研课题研究,通过状态驱动、数据驱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方法,实现对隐患的辨识和在途预警,对关键装备或零部件实现寿命预测,完成对关键装备的健康管理全过程。“这仅仅是针对车辆部分的,针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都可以按照同样的理念来做。
"在广州地铁集团牵头和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广州地铁2号线、8号线尝试应用了全套的技术,实现了从传感器到车载传感网,车载物联网、车载状态预测、诊断和预警,地面的维保系统数据挖掘,维保策略和运维工作安排的全过程应用。一系列措施的运用使得广州地铁运维安全保障、健康管理变成一体化的事,他们的运行体制也在逐步演进。技术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运营组织模式的改变是需要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于整个行业来讲,这项技术应用意义非凡。标志着中国在智能化运维领域向国际领先水平迈进了一大步。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新的技术对现有运维标准、规范都有所突破,所以出台新标准、新规范成为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
“我最核心的观点是,没有体系化的工作,要想实现智能运维,并且通过智能运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安全、高效能、低成本的健康管理是不可能的。”贾利民强调。
我问贾老师:”全行业真正接受健康管理理念,实现智能化运维的周期需要多久?“他的回答是:不会很长,也不会很短。但,这一定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采访后记:以史为鉴
熟读历史的贾利民,受左宗棠的影响比较多。作为有半个湖南血统的新疆人,他对左宗棠怀有某种特别的景仰。在新疆危机中,年过花甲的湘北老农左宗棠,面对俄国和英国的虎视眈眈,毅然抬着棺材出关西征,收复新疆。更难得的是,他在收复新疆之后,又为治理新疆立下汗马功劳。
“左宗棠有理想,敢担当,他为了国家和民族做常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远见和左宗棠的担当,当今的新疆说不定就会成为中国的域外之地。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一定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这样评价左宗棠。
历史的可贵,在于它能够突破岁月的沉淀,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以史为鉴,贾利民内心同样充盈着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和自豪,同时也有熬过黑夜,遭遇过误解的时候。以科技报国,是他的执念,林则徐的自励之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激励贾利民前行的一句座右铭。他为人豪爽,敢讲敢说。他在完成一个必须完成的事业,从不给自己半点松懈的机会。“我想这应是做人的良知,也应该是轨道交通行业所有人应有的良知。
回顾贾利民30年的职业生涯,一半时间是作为研发者和管理者在推动铁路智能自动化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另一半时间重返校园,培育人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期望自己能培养一大拨人,这些人包括学生,包括接受我技术理念的人,包括在我帮助下取得进步的人。期望他们把我的理念化为实践从而去促进行业的发展。对贾利民来说,这是另一个黄金时代。在推动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发展的征途中,相信他会继续带给这个行业和这个时代更多的精彩。
历史会公正地记录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正如后人对左宗棠的评价:他虽不是圣人,但他是真正大写的“人”,高山仰止!
参加日内瓦发明展获金奖留影